汉口银行股权变动:国资上位,联想退居次席
汉口银行近日发布定向发行报告,宣布已完成向湖北省内11家国有企业定向增发8.7353亿股股份,募资总额高达45.87亿元,全部用于补充核心一级资本。本次增资后,武汉金控的持股比例从9.78%跃升至11.62%,一举成为汉口银行的第一大股东。而此前长期占据首位的联想控股,其持股比例则从13.11%被稀释至11.10%,退居第二。自2010年联想注资入股以来,这是其首次让出第一大股东之位,标志着汉口银行的股权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
增资扩股:补充资本金,优化股权结构
汉口银行的此次增资,一方面是为了补充日益增长的业务对资本的需求,另一方面也意在优化股权结构,为后续发展,特别是上市计划做准备。长期以来,汉口银行一直筹备IPO,但屡次受挫,至今仍处于辅导阶段,这与其资本充足率不足有直接关系。
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仍低于行业平均水平
《汉口银行定向发行情况报告书》显示,截至2024年底,增资后该行的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为9.29%。虽然有所提升,但与上市银行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均值10.53%相比,仍存在一定差距。本次募集的45.87亿元资金,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资本压力,但随着业务规模的扩大,资本消耗也将加速,汉口银行的资本充足指标依然面临挑战。
资产质量承压:不良贷款率高企,拨备覆盖率逼近红线
除了资本充足率问题,汉口银行的资产质量也令人担忧。截至2024年9月底,该行总资产达到5471.57亿元,较上年底增加近123亿,增幅为2.31%。然而,资产规模增长的背后却隐藏着风险。数据显示,同期汉口银行的不良贷款率高达2.92%,较2023年底的2.61%上涨了约0.31%。
与行业平均水平相比,汉口银行的不良贷款率明显偏高。金融监管总局披露的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9月底,我国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率仅为1.56%,汉口银行的不良贷款率几乎是行业平均水平的两倍。与此同时,该行的拨备覆盖率仅为155.53%,较年初下降6.95个百分点,略高于150%的监管红线。这意味着汉口银行应对不良贷款风险的能力相对较弱。
合规风险:频收监管罚单,内控管理待加强
近年来,汉口银行在合规经营方面也面临着挑战,频频收到监管部门的罚单。
- 2025年1月,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重庆监管局披露,汉口银行存在“印章管理严重失控、长期未发现涉案员工各类违法违规行为”等违规行为,被罚款120万元。
- 同年2月,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襄阳监管局也因“贷前调查未尽职”等违规行为,向汉口银行罚款30万元。
- 2024年10月,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鄂州监管局因“项目资本金审查不到位”等违法违规事实,向汉口银行开出45万元的罚单。
这些罚单反映出汉口银行在内控管理方面存在薄弱环节,需要进一步加强合规建设,防范风险。
上市之路:国资主导,能否成功突围?
本次增资不仅改变了汉口银行的股东结构,也释放出其积极筹备上市的信号。作为汉口银行上市的辅导机构,海通证券一直强调该行应增强资本实力、优化股权结构。增资后,武汉城建集团和武汉恒泽资产分别以4.56%和2.18%的持股比例进入前十大股东,而海南创齐置业、武商集团则退出前十。至此,汉口银行中国家股及国有法人股合计占比从62.46%增至68.2%,前十大股东中国企占据八个席位。减少中小股东数量,引入国企资本,增强股权协同效应,无疑是为上市扫清障碍的重要举措。
市场化资本信心减弱,未来走向仍存变数
然而,联想控股在增资中未选择继续加码,以及武商集团的退出,也反映出长期停滞的IPO进程正在削弱市场化资本对汉口银行的信心。如今,汉口银行的上市进程已进入由国资主导的新阶段,但能否顺利实现上市目标,仍需密切关注武汉金控的后续运作。未来充满变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