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PI数据背后的“谎言”与美联储的进退维谷
美国劳工部公布的2月CPI数据,乍一看同比上涨2.8%,核心CPI上涨3.1%,似乎都在放缓,低于预期。华尔街的交易员们也闻风而动,纷纷押注美联储年内至少降息两次。但是,这真的是我们应该欢欣鼓舞的时刻吗?恐怕未必。
数据本身的陷阱
首先,我们需要清醒地认识到,CPI数据本身就存在一定的滞后性。它反映的是过去一段时间的价格变动情况,而无法准确预测未来的通胀走势。其次,CPI的构成权重也会影响最终结果。比如,能源价格的下跌可能会压低整体CPI,但这并不意味着其他商品和服务的价格也在同步下降。
更重要的是,我们需要关注的是“超级核心CPI”——剔除食品和能源之外,还剔除了住房成本的服务业通胀。这个指标被认为是衡量潜在通胀压力的关键,它的增速虽然也降至2023年10月以来的最低水平,但仍然偏高。要知道,服务业通胀具有很强的粘性,一旦形成就很难在短时间内降下来。
美联储的无奈与川普的威胁
美联储现在面临一个两难的境地。一方面,通胀仍然高于2%的目标,过早降息可能会导致通胀反弹,重蹈上世纪70年代的覆辙。时任美联储主席伯恩斯为了应对经济衰退而过早放松货币政策,结果导致通胀失控,最终不得不采取严厉的加息措施来遏制通胀,给美国经济带来了巨大的痛苦(参见《美国货币史》)。
另一方面,如果迟迟不降息,又可能会对经济增长造成不利影响,甚至引发衰退。毕竟,在高利率环境下,企业投资和居民消费都会受到抑制。
更让美联储头疼的是,川普很可能在今年年底的总统大选中获胜。川普一向对美联储颇有微词,如果他上台后干预美联储的决策,甚至直接撤换美联储主席,那么美国的货币政策将会面临更大的不确定性。美联储官员们恐怕也需要仔细权衡,如何在政治压力下保持政策的独立性。
加央行的“阳谋”与加元的虚张声势
相比之下,加拿大央行率先降息,似乎显得更加果断。但仔细分析,却发现其中暗藏玄机。加拿大央行将降息归咎于与美国的贸易冲突,并声称短期通胀预期因关税担忧而上升。这实际上是在向美国政府施压,试图通过降息来倒逼美国放松贸易保护主义政策。
加拿大央行还特意强调,并没有走上预定的降息道路,这显然是为了避免市场过度解读,防止加元过度贬值。毕竟,加元贬值虽然有利于出口,但也会加剧通胀,损害居民的购买力。
从技术面来看,美元兑加元在加拿大央行宣布降息后短暂震荡,随后选择下行,这表明市场对加拿大央行的降息并不买账。加元短线反弹的关键因素在于,市场认为加拿大央行未来降息的预期有所降低。但这并不意味着加元已经摆脱了颓势,一旦加拿大经济数据恶化,或者美联储释放鹰派信号,加元仍然面临较大的下行风险。
市场走势分析:技术指标的局限性
在金融市场中,技术指标被广泛运用于分析价格走势,预测未来趋势。然而,过度依赖技术指标可能会导致误判,因为它们仅仅是对历史数据的数学计算,无法完全捕捉市场情绪、突发事件和基本面变化的影响。
美元指数:区间震荡的假象
从图表来看,美元指数承压于5日均线,RSI指标小幅回升,似乎暗示着短线可能维持在103-104的区间内震荡。但这种分析忽略了一个重要因素:市场对美联储政策的预期。如果未来的经济数据表明通胀具有粘性,美联储可能会推迟降息,甚至继续加息,这将给美元指数带来上行动力,突破104的阻力位。
黄金:反弹的脆弱性
黄金价格延续反弹,站上5日均线,RSI指标上扬,似乎预示着上行空间已经打开。但黄金的反弹往往具有脆弱性,容易受到突发事件的影响。例如,地缘政治风险的缓和、美元走强或者实际利率上升都可能导致黄金价格回调。此外,我们需要关注的是,黄金ETF的持仓量并没有明显增加,这表明机构投资者对黄金的反弹仍然持谨慎态度。
原油:地缘政治与供需博弈
美原油再收长阳柱,刺破10日均线,RSI指标进一步走高,似乎暗示着油价将延续上涨趋势。但原油市场是一个高度复杂的市场,受到地缘政治、供需关系和OPEC+政策等多重因素的影响。例如,如果OPEC+决定增产,或者伊朗核协议达成,原油供应增加,油价可能会面临下行压力。此外,全球经济增长放缓也可能导致原油需求下降,从而压低油价。
外汇市场:技术分析的失效
在外汇市场中,技术分析的有效性往往受到质疑。欧美、镑美、澳美、美日等货币对的走势,受到各自国家经济数据、央行政策和政治事件的影响,技术指标往往难以准确预测。例如,即使欧元兑美元仍然立于5日均线上方,RSI指标位于高位,也不能排除欧元区经济数据疲软或者美联储释放鹰派信号导致欧元下跌的可能性。
A50与比特币:风险偏好的晴雨表
A50和比特币作为风险资产,其走势往往受到市场风险偏好的影响。A50上破5日、10日均线,RSI指标位于50上方,似乎暗示着中国股市将延续反弹。但中国股市的走势受到政策、监管和资金流动等多重因素的影响,技术指标的参考价值有限。比特币价格重心逐步上升,似乎预示着将延续反弹。但比特币的价格波动剧烈,容易受到监管政策、技术突破和市场情绪的影响,投资者需要谨慎对待。
总而言之,技术指标可以作为分析市场走势的辅助工具,但不能过度依赖。投资者需要结合基本面分析、市场情绪和风险管理,才能做出明智的投资决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