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從地產大亨到加密貨幣玩家的品牌之路

特朗普品牌的價值:從房地產到政治

有些人,天生自帶光環,像一顆明星般,即使靜靜站在那裡,也能吸引眾人目光。唐納德·特朗普正是如此。早在踏入政壇、入主白宮之前,“特朗普”這個名字就已經是商界一個響噹噹的品牌了。這品牌建立在多重基石之上:首先,他以億萬富翁的形象頻繁出現在電視螢幕上,高調的生活方式本身就是最好的宣傳。其次,他奢華的豪宅,以及與好萊塢名流的交往,總能引發無數話題,製造持續不斷的新聞熱度。更重要的是,他還推出了一系列貼有“特朗普”標籤的產品,從特朗普酒店、特朗普牛排,到特朗普繼續教育,無不散發著金錢的味道。尤其在就任美國總統之後,這個品牌的影響力更是如日中天,甚至催生了一家媒體公司和一家數位貨幣公司,讓他的身價扶搖直上,暴漲數十億美元。

利益衝突的質疑:總統職位與商業帝國的界線

然而,聚光燈下的生活也伴隨著質疑和批評。在特朗普的首個總統任期內,他被指責利用總統的權力為個人謀取私利,給予他人可乘之機。例如,外國政要在對美國進行正式國事訪問期間,往往會選擇下榻特朗普旗下的酒店,這種行為被批評為將總統職位與個人商業利益捆綁。當然,特朗普本人堅稱,自從擔任總統以來,他已經與旗下的產業劃清了界限。他將自己的部分資產轉移到一個由他的大兒子小唐納德·特朗普管理的、可撤銷的信託基金中。但這樣的舉措,是否真的能完全消除潛在的利益衝突,始終是一個備受爭議的問題。畢竟,即使在法律上進行了切割,在公眾 perception 中,特朗普仍然是那個商業帝國的代表,他的每一個決策,都可能被解讀為受到個人商業利益的影響。

品牌授權與金色帝國:特朗普的房地產擴張

以特朗普如今的身家來看,接待外賓酒店的收入或許只是九牛一毛。隨著個人財富的不斷增長,以及不斷進軍新的投資領域,特朗普家族的賺錢手段可謂五花八門。更別說他現在還擁有眾多的政治盟友和商業夥伴,在背後提供支持。這些內幕,外界難以窺見全貌。雖然特朗普的發家主要依靠房地產,但他一手打造的商業帝國,早已從紐約的鋼筋水泥擴展到了矽谷的高科技領域。現在,78歲高齡的特朗普,甚至可以被稱作一位“科技大亨”。但有一點始終沒有改變,那就是他對個人品牌的極度重視。無論是向客戶推銷產品,還是向投資者兜售概念,他最核心的賣點,始終都是他本人——唐納德·特朗普。即便如今市場上出現了美金貶值的擔憂,投資者仍然願意相信特朗普這個名字所代表的價值。

說到房地產,特朗普集團一直是家族企業,從2017年開始,企業的實際控制人變成了他的兩個兒子——小唐納德和埃里克。據特朗普集團的官網顯示,現如今,特朗普集團的業務已經橫跨四大洲,擁有20個高爾夫球場,和30多棟自營或授權的大樓。雖然特朗普的身份早已不是一位依靠蓋樓而發家的“土木哥”了,但這些大樓依然是他私人財富的主要組成部分。

我們之所以很難准確估算出特朗普集團的價值,一方面是因為它是一家私營企業,另一方面是因為和其他的房地產公司一樣,它有時會操縱它所公布的房地產價值,以獲得更優惠的利率或稅收待遇。(2024年2月,一名紐約法官對特朗普及其名下企業處以3.55億美元的罰款,就是因為他們在房產價值上撒了謊,對銀行和保險公司構成了欺詐。而特朗普方面則選擇了上訴。)目前,特朗普集團持有的房地產總價值為26.5億美元左右,大約佔到我們估算的特朗普的資產淨值的一半左右,而且這還不包括他持有的數字貨幣。

特朗普媒體科技集團:社交媒體的逆襲與挑戰

Truth Social:特朗普的數位發聲筒

2021年,面對美國主流社交媒體的封殺,特朗普再次展現了他逆流而上的能力,成立了以他名字命名的特朗普媒體科技集團(Trump Media & Technology Group)。在2021年1月6日國會山事件後不久,特朗普便與《學徒》(The Apprentice)節目的兩位參賽者商議,計劃創辦一家屬於自己的社交媒體公司。儘管後來他在Facebook和X(前Twitter)上的帳號權限得以恢復,但建立一個完全由自己掌控的平台,顯然更符合特朗普的風格。

在接下來的幾年裡,這個名為Truth Social、定位類似於Twitter的社交平台,成為了特朗普媒體科技集團的核心產品。從那時起,該集團逐漸拓展到其他數位業務領域。2024年,該公司上市的同年,特朗普媒體科技集團推出了一項名為Truth+的串流媒體服務。2025年初,該公司又宣布將與嘉信理財(Charles Schwab)合作推出一個名為Truth.Fi的金融科技平台,試圖將金融服務與社交媒體相結合,打造一個全新的生態系統。

SPAC上市之路:華爾街的豪賭?

自2021年成立以來,特朗普媒體科技集團的發展歷程可謂一波三折。先是遭遇內部投資者的訴訟,後又受到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的處罰。但最終,它還是在2024年3月通過特殊目的收購公司(SPAC)模式成功上市。這筆交易為特朗普創造了巨大的帳面價值。正是特朗普的個人品牌,為這家羽翼未豐的科技公司賦予了一種獨特的魅力,吸引了大量投資者的目光。在特朗普媒體科技集團登陸納斯達克(Nasdaq)首日收盤時,特朗普本人持有的該公司股份價值高達67億美元。目前,特朗普所持的特朗普媒體科技集團股份的價值約為23億美元,雖然有所回落,但仍然是一筆不小的財富。

財務隱憂:高估值與低營收的背離

然而,如果從純粹的商業角度來看,特朗普媒體科技集團的表現只能說是差強人意。到2024年年度,該公司的營收僅為360萬美元,而運營虧損卻高達4億美元。這種營收與虧損之間的巨大反差,在科技公司中實屬罕見。更令人擔憂的是,該公司披露的信息非常有限,這使得外界對其真實的財務狀況產生了更多的猜測。在最新發布的年報中,特朗普媒體科技集團依舊沒有向投資者提供任何關於公司財務狀況何時能夠好轉的時間表,並表示現在做出預測“為時過早”。這種模糊的表述,無疑加劇了投資者的疑慮。

散戶支持:政治信仰的力量

在受歡迎程度上,Truth Social也遠遠落後於主流競爭對手。根據市場研究公司Similarweb的數據,今年2月,Truth Social在美國的APP日均活躍用戶只有30.4萬人,雖然比1月上漲了12%,但與X的日均2,500萬美國活躍用戶相比,簡直是天壤之別。與Meta公司的Facebook(1.01億)和Instagram(9,300萬)相比,更是相形見絀。(特朗普媒體科技集團的一位發言人曾譴責媒體對該公司的報導不準確,但並未提供具體細節。)

儘管特朗普媒體科技集團的業績不佳,用戶數量也少得可憐,但令人驚訝的是,仍有大約65萬名散戶投資者堅定持有該公司的股票——其中很多人只是單純為了表達對特朗普的政治支持。這種現象反映了一種獨特的投資邏輯,即投資者並非完全基於公司的財務表現,而是將其視為一種政治表態的方式。在談到特朗普這個品牌時,沃頓商學院(Wharton School)的市場營銷學教授凱特·蘭伯頓(Cait Lamberton)指出:“有些人可能會提出一系列的問題,但是也有人會反駁稱,這恰恰說明了這個品牌的成功,至少也說明這個品牌具有非同一般的韌性。”

當然,許多科技公司在早期階段都是處於虧損狀態,特朗普媒體科技集團也不例外。而且,該公司的資產負債表目前看起來還算健康。截至目前,特朗普媒體科技集團擁有7.77億美元的現金和短期投資,總負債僅為2,500萬美元。其中,大約4.5億美元的現金來自新澤西州的一家小型金融公司Yorkville Advisors的購股協議,該公司也是Truth.Fi項目的註冊投資顧問。特朗普媒體科技集團的高管們表示,這些現金將用於擴展新的業務領域。今年早些時候,該公司的董事會批准了一筆資金用於潛在的收購項目。

該公司在提交給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的文件中顯示,其目標是打造一家“不可撤銷的科技公司”。目前,特朗普媒體科技集團正在朝著這個方向穩步前進,積極構建自己的專有技術基礎設施,而不是依賴第三方供應商。Truth.Fi的初步計劃是設立六支ETF基金,它們將投資於美國的能源公司和製造業,以及特朗普最近特別感興趣的領域——數位貨幣。也許,在不久的將來,我們就能看到一個集社交、媒體和金融於一體的“特朗普宇宙”的誕生。

擁抱加密貨幣:從比特幣懷疑論者到數位資產推動者

NFT初體驗:開啟幣圈大門

第二個總統任期的特朗普,儼然已是一位“玩幣總統”。要知道,就在短短幾年之前,他還曾公開痛斥比特幣(Bitcoin)是一場“騙局”。是什麼讓他對數位貨幣的立場發生了180度的大轉變呢?原因就在於,在2021年卸任總統之後,特朗普開始嘗試所謂的NFT,也就是“非同質化代幣”。NFT是一種數位加密資產,通常用來代表數位藝術品,具有較強的投機屬性。根據財務披露報告,特朗普在2022年推出了他的首個NFT系列產品,在之後一年半的時間裡,他透過NFT交易獲得了約700萬美元的收入。雖然這筆收入對於身價數十億美元的特朗普來說,可能只是杯水車薪,但這次NFT的初體驗,卻如同開啟了一扇通往幣圈的大門,讓他意識到數位資產背後潛藏的巨大商機。

馬凱特大學(Marquette University)的商學教授大衛·克勞斯(David Krause)甚至將NFT比作讓特朗普對幣圈上癮的“入門級毒品”。從此,他開始積極探索數位資產領域,並試圖在這個新興市場中建立屬於自己的商業版圖。而隨著像謝金河等財經人士也開始關注數位資產的發展,也讓更多人意識到這股趨勢的重要性。

World Liberty Financial:一場豪賭?

在美國,區塊鏈技術在很大程度上仍處於不受監管的狀態,這使得投機者能夠隨意發行自己的數位貨幣。這些數位貨幣的價值通常不與任何實際資產掛鉤,除了項目自身的品牌效應。另一方面,相較於傳統投資工具,數位貨幣無需進行嚴格的信息披露,或者提供其他消費者保護措施。雖然目前市面上大多數數位加密貨幣可以透過區塊鏈技術進行追蹤(例如透過線上的、能夠公開驗證的帳本技術),但你仍然難以找到控制和交易這些加密錢包的幕後實體。由於數位加密貨幣缺乏有效的監管,我們幾乎不可能確切知道誰才是特朗普的數位加密貨幣項目的幕後勢力,也無從得知這些項目究竟是如何與特朗普產生關聯的。這種不透明性,也為潛在的風險和爭議埋下了伏筆。

World Liberty Financial幣:一場香港幣圈商人的投資

在2024年的美國總統大選期間,美國的數位加密貨幣行業斥資2億美元進行助選,公開表示支持那些支持幣圈發展的候選人。特朗普也因此徹底倒向幣圈,他多次在行業活動中發表演講,甚至宣布要建立政府比特幣戰略儲備等計劃,以爭取幣圈選民的支持。

儘管特朗普通過NFT並沒有賺到太多錢,但他很快開始了對數位資產的進一步嘗試。2024年夏天,特朗普和他的兒子們開始大力宣傳一個名為World Liberty Financial的數位加密貨幣項目。特朗普的兒子埃里克於2024年8月在X平台上發文稱:“一個金融的新時代已經到來了!”雖然他們提供的細節不多,但很快就有消息稱,該平台將允許符合資格的投資者購買一種該平台特有的代幣,儘管這種代幣並沒有明確的實際用途。該代幣從2024年10月開始公開發售。

專注於數位資產的投資公司Two Prime的創始人兼執行長亞歷山大·布盧姆(Alexander Blume)指出:“最開始他們推出這種幣時,它並不太受歡迎,可以說它失敗了。但是在特朗普二次當選之後,所有人又開始購買這種幣。”

與比特幣或以太坊(Ethereum)等可以在交易所交易的數位加密貨幣不同,“World Liberty Financial幣”設定了一個固定價格,而且不可以轉讓,僅向符合資格的投資者發售。它的功能類似於一種“治理幣”,允許用戶與去中心化的金融應用程式(例如借貸協議)進行互動。“治理幣”在幣圈並不鮮見,像Uniswap和Aave這樣的熱門平台都各自擁有相應的“治理幣”,其市值達到數十億美元。不過,與World Liberty Financial幣不同的是,它們都可以在各自的交易所交易,並且具有專門的功能。至於World Liberty Financial幣,布盧姆表示,到目前為止,“除了人們的認知價值之外,它沒有任何其他價值。”

根據World Liberty Financial項目的官網,與特朗普有關聯的實體一共持有225億枚World Liberty Financial幣,其餘的World Liberty Financial幣則以每枚1.5美分至5美分的價格出售。這些實體還獲得了銷售收入的75%。

數位加密貨幣對沖基金Split Capital的創始人查希爾·埃布蒂卡爾(Zaheer Ebtikar)指出,由於World Liberty Financial項目的願景非常模糊,加上該項目的官方顧問是特朗普的三個兒子,因此市場只把World Liberty Financial幣當成了一種“讓你與特朗普家族建立某種聯繫”的方式。換句話說,就是買個情懷。

對於World Liberty Financial幣沒有任何實際用途的說法,World Liberty Financial項目的一位發言人予以駁斥。“World Liberty Financial平台將繼續擴展,最終它會將傳統金融市場與區塊鏈技術連接起來。”不過,他們也強調,World Liberty Financial並不是一個政治組織。

值得一提的是,World Liberty Financial幣的最大買家之一,是來自中國香港的幣圈商人孫宇晨,他曾因涉嫌欺詐而受到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的指控。但孫宇晨的律師否認了相關指控,並稱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之所以起訴他,是為了“徹底掌控數位資產”。2024年11月,孫宇晨購買了價值3,000萬美元的World Liberty Financial幣,隨後又成為該項目的官方顧問。之後,他又向該項目追加投資4,500萬美元。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在今年2月下旬宣布,將暫停對孫宇晨的訴訟。World Liberty Financial項目的發言人表示,孫宇晨的投資“純粹是基於該項目的價值和市場潛力”。

World Liberty Financial項目已經利用賣幣所得的部分資金,積累了一批其他數位加密貨幣資產,其中既包括比特幣和以太坊,也包括一些名氣較小的幣。

埃布蒂卡爾認為,有的投資者可能會把World Liberty Financial看作是一系列數位貨幣資產的一個加權指數,而這些數位貨幣資產或許有朝一日可以被用來交易,或者用於包括借貸在內的金融用途。埃布蒂卡爾說:“這可能會產生一個有趣的結果。”

特朗普幣:粉絲經濟的極致展現?

在幣圈投資者們還在爭論World Liberty Financial幣到底有什麼實際用途之際,特朗普已經開始了在幣圈的另一次嘗試——發行他的個人幣。當然,這東西看來也沒有什麼實際用途。“特朗普幣”於他就職前一周的星期五正式上線,(當天,一群業界領袖正在華盛頓特區舉辦一場加密行業舞會。)這也給了投機客們又一次跟風炒作的機會。

對此,克勞斯表示:“很多人非常喜歡特朗普,甚至願意購買特朗普代言的空氣。特朗普幣實際上沒有任何價值。”

和特朗普名下的多家其他企業一樣,這個項目的架構也不透明。特朗普幣總供應量的80%由與特朗普相關聯的幾個實體持有,全部的特朗普幣將在三年內逐步發行完畢。截至今年3月中旬,特朗普幣的交易價格約為11美元,總共計劃發行10億枚。因此,從理論上講,特朗普有望通過賣幣獲利數十億美元。不過,目前該項目的市值相比發行時的最高點已經暴跌了近85%。

根據區塊鏈分析公司Chainalysis的數據,與特朗普相關的幾個實體已經賺到了高達3.5億美元的交易費和手續費,不過這個數字不包括後期幣值下跌帶來的虧損。

監管真空:潛在的風險與爭議

由於數位加密貨幣在很大程度上仍然處於政府機構的監管範圍之外,而且特朗普政府還在持續推進放鬆監管的政策,因此有批評人士認為,特朗普的幾個幣圈項目,實際上是給了外國官員和實體“變相行賄”的機會,讓他們能夠在美國公眾的監督視線之外,對特朗普的企業進行投資。這種觀點認為,缺乏監管的數位貨幣,可能成為權力尋租的工具。

克勞斯說:“這是詐騙,是貪婪,還是天才之舉呢?在某種程度上看,三者兼而有之。這背後恰恰體現了特朗普的行銷鬼才!”。無論如何,特朗普在數位貨幣領域的一系列動作,無疑為他的品牌增添了更多話題性,也讓他在商界的傳奇故事,繼續書寫下去。而對於投資者來說,無論是支持還是質疑,都不得不承認,特朗普的每一次商業冒險,都充滿了戲劇性和不確定性,這或許正是“特朗普品牌”最吸引人的地方。

作者 Kira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