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税阴云下的中国债市:避风港还是海市蜃楼?

贸易战烽火再起:债市的意外狂欢?

不得不说,特朗普时代的贸易战就像一颗定时炸弹,虽然他已经离开白宫,但余波却时不时震荡全球市场。这不,美国关税政策又玩起了“变脸”,直接把市场的避险情绪给点燃了。原本在资金眼里不太受待见的债券市场,突然间成了香饽饽,仿佛从阴雨连绵直接切换到了阳光普照。

这种转变,说白了,就是投资者对未来经济的担忧。关税这种东西,说白了就是损人不利己,它会冲击全球供应链,抬高物价,最终损害的是全球经济。经济前景不明朗,大家自然会选择更稳妥的投资标的,而国债这种有国家信用背书的玩意儿,自然成了首选。更别提,不少机构开始押宝国内会放松货币政策,这更是给债市打了一剂强心针。但,这种“狂欢”真的值得我们盲目乐观吗?

央妈的工具箱:降准降息并非万能灵药

《人民日报》的评论员文章,明里暗里都在暗示,如果情况需要,降准、降息这些“工具”随时都可以拿出来用。这当然是给市场释放积极信号,提振信心。但话说回来,货币政策不是万能的。

降准,确实能释放流动性,缓解银行的资金压力。但问题是,这些钱会不会真的流入实体经济,还是在金融体系里空转?降息,理论上能降低企业的融资成本,刺激投资。但现在的问题是,企业缺的不仅仅是资金,还有信心和需求。而且,降息还会面临汇率的压力,搞不好会引发资本外流。所以,央妈的工具箱里虽然宝贝不少,但用起来也得小心翼翼,不能乱来。

券商的集体唱多:是理性分析还是利益捆绑?

看看那些券商的研报,几乎都在唱多债市。什么“货币政策转向宽松”、“债市进入顺风期”、“破局点临近”……听起来一片光明。但咱们得擦亮眼睛,券商的分析师也是要吃饭的,他们的屁股往往是坐在机构那边的。

他们唱多债市,是不是因为他们自己手里就握着大量的债券?他们鼓吹宽松政策,是不是为了方便自己发债融资?所以,对于券商的观点,我们不能全盘接受,要结合自己的判断,多一份怀疑,少一份盲从。

汇安基金的精算盘: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债市投资

汇安基金的基金经理黄济宽,也出来分析债市了。他说,二季度资金面会比一季度好转,降准是大概率事件。这话听起来没毛病,但他没说的是,债市的风险也是存在的。

关税政策的不确定性,资金面的波动,都会给债市带来短期的回调压力。而且,现在债市的估值已经不低了,未来上涨的空间可能有限。所以,即使看好债市,也要做好风险控制,别把鸡蛋都放在一个篮子里。

短期回调:上车机会还是坠落陷阱?

很多人把债市的短期回调看作是“上车”的机会。觉得跌下来了,就可以抄底,等着反弹。但这种想法是很危险的。

回调也可能是趋势反转的信号。如果关税问题得到缓解,或者国内经济出现好转,资金可能会从债市流出,转向其他投资标的。到时候,你抄底抄到的可能不是机会,而是陷阱。

绩优债基的光环:历史业绩能否代表未来?

汇安中短债债券A,过去五年的业绩确实不错,排在同类基金的前列。但这并不意味着它未来也能继续保持领先。

基金的业绩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包括基金经理的投资能力、市场环境的变化等等。过去的业绩只能作为参考,不能作为投资的唯一依据。更何况,基金公司往往会利用“明星基金”来吸引投资者,但等你进场之后,他们可能就会把资源转移到其他产品上。所以,对于“绩优债基”,我们也要保持警惕,不能被光环迷惑。

作者 Kira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