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密寒冬下的零星火光:上周区块链投融资观察

数据速览:缩水的资金规模,寒意依旧

PAnews 的统计数据摆在那里,刺眼得很:上周(3.24-3.30)全球区块链领域的投融资事件数量和总金额,都像是被腰斩了一样,断崖式下跌。总共 11 起融资,加起来才勉强凑到 0.945 亿美元。跟前一周相比,这数据简直没眼看。这说明啥?说明一级市场对区块链的热情,正在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消退。那些鼓吹牛市回归的人,恐怕要失望了,至少从投资人的角度来看,寒冬的凛冽依旧。

一级市场疲软,信心缺失

说白了,这反映的是市场信心的不足。项目方缺钱,投资人捂紧口袋,大家都对未来的不确定性感到焦虑。DeFi 没啥新花样,Web3 游戏雷声大雨点小,AI 概念又太虚无缥缈。钱不是大风刮来的,投资人也不是慈善家,没有真正能带来回报的项目,谁会傻乎乎地往里砸钱?一级市场是晴雨表,它最能反映行业真实的温度。现在看来,区块链这件“棉袄”,还不够厚实。

资金流向:风口轮换,谁是下一个焦点?

虽然整体低迷,但资金的流向还是能看出一些端倪。DeFi、Web3 游戏、Web3+AI、基础设施与工具、Memecoin、CeFi,各个赛道都有项目拿到融资,但仔细分析就会发现,真正能吸引大笔资金的,要么是概念够新,要么是模式够稳。比如 Memecoin 这种高风险高回报的投机品,依然有人愿意押注;而 CeFi 则凭借其与传统金融的结合,吸引了更多稳健型投资者的目光。风口一直在变,唯一不变的是资本对利润的追逐。

DeFi:创新乏力,再质押叙事还能走多远?

Warlock Labs:订单流的透明化尝试

Warlock Labs 拿到了 Polychain Capital 领投的 800 万美元,这笔钱是用来干嘛的?是为了证明链上订单流没有被篡改,以此来保障交易的公平性。这个想法听起来不错,但仔细想想,这不就是审计公司干的活吗?而且是更细颗粒度的审计。问题是,DeFi 世界里,黑箱操作多了去了,光保证订单流的透明,就能解决公平性问题?恐怕只是杯水车薪。更何况,这种模式是否能规模化,是否能真正赢得用户的信任,都还是未知数。

Fragmetric:Solana 再质押的潜力与风险

Solana 生态的再质押协议 Fragmetric 完成了 500 万美元的融资,RockawayX 领投。再质押,这个概念在以太坊上已经炒了好久了,现在又被搬到了 Solana 上。说白了,就是把已经质押的代币拿出来再质押一次,从而获得更高的收益。听起来很诱人,但风险也显而易见:一旦出现安全问题,那就是双倍的损失。更何况,Solana 的生态一直不太稳定,链上拥堵、宕机事件时有发生,在这种环境下搞再质押,无异于火中取栗。再质押叙事还能走多远?我持谨慎态度。

深度思考:DeFi 的瓶颈与破局之路

DeFi 发展到现在,已经进入了一个瓶颈期。创新越来越少,同质化越来越严重,安全问题层出不穷。再质押、算法稳定币、NFTFi,这些曾经被寄予厚望的“创新”,最终都成了昙花一现。DeFi 的破局之路在哪里?我认为,需要从底层逻辑上进行变革。不能只盯着眼前的收益,而是要真正解决用户痛点,创造出更安全、更高效、更易用的金融产品。否则,DeFi 只能永远停留在“金融乐高”的阶段,无法真正走向大众。

Web3 游戏:夹缝中求生,动荡中寻找新可能

Tarta Labs:动漫 IP 生态的 Web3 尝试

动漫 IP 生态系统 Tarta Labs 拿到了 450 万美元的融资,HashKey Capital 等机构参投。他们的首款游戏 Spot Zero 即将在今年四月进入 CBT1(封闭测试 1)。把动漫 IP 和 Web3 结合,这个思路并不新鲜。很多游戏公司都尝试过,但成功的案例寥寥无几。原因很简单:Web3 游戏的核心不是 IP,而是经济模型。如果只是把现有的动漫 IP 搬到链上,而没有设计出合理的 Token 激励机制,那最终只会沦为圈钱的工具。Tarta Labs 能否打破这个魔咒?让我们拭目以待。

Planetarium Labs:黑暗奇幻链游的突围

Planetarium Labs 旗下黑暗奇幻链游《Immortal Rising 2》在 TGE(3 月 27 日)前成功完成了 300 万美元的融资。这款游戏主打 P2E 模式,玩家可以通过游戏获得 Token 奖励。P2E 模式曾经是 Web3 游戏的标配,但现在已经逐渐被市场抛弃。原因很简单:P2E 模式容易导致通货膨胀,最终让游戏经济崩溃。《Immortal Rising 2》能否避免这个问题?关键在于游戏的可玩性。如果游戏本身不好玩,只是靠 P2E 来吸引玩家,那最终只会重蹈覆辙。

深度思考:Web3 游戏的困境与机遇

Web3 游戏现在面临着诸多困境:用户体验差、可玩性低、经济模型不稳定、监管风险高等。但与此同时,Web3 游戏也蕴藏着巨大的机遇。区块链技术可以为游戏带来全新的玩法,比如游戏资产的所有权、去中心化的游戏社区、创新的经济模型等。Web3 游戏的未来,在于找到真正的 GameFi 模式,将游戏性和金融性完美结合,而不是单纯地把游戏变成一个“矿场”。这需要游戏开发者们不断探索和创新,才能找到属于 Web3 游戏的真正出路。

Web3 + AI:蹭热点还是真融合?

Hibit:AI 代理公链的野心

AI 代理公链 Hibit 宣布完成 500 万美元融资,一堆机构和个人投资者参投,其中包括 Nvidia。Hibit 声称要打造一个 AI Agent 经济生态,支持百万级 TPS 的 DEX,并融合 CEX 和 DEX 的特性。听起来很美好,但仔细分析就会发现,这又是一个典型的“All in one”项目。既要做公链,又要做 DEX,还要搞 AI Agent,野心太大,容易顾此失彼。更何况,AI 和区块链的结合,目前还处于非常早期的阶段,很多技术难题尚未解决。Hibit 能否真正实现其愿景?我表示怀疑。

深度思考:AI 与区块链的结合:炒作还是未来?

AI 和区块链是当下最热门的两个技术领域。将两者结合,听起来非常有前景。但目前大多数 Web3 + AI 项目,都只是停留在概念层面,缺乏真正的落地应用。很多项目只是为了蹭热点,吸引投资,并没有真正解决实际问题。AI 需要大量的数据进行训练,而区块链可以提供安全可靠的数据存储和共享方案。AI 可以帮助区块链提高效率和智能化水平,比如智能合约的自动生成、交易风险的智能识别等。AI 和区块链的结合,需要找到真正的应用场景,解决实际问题,而不是停留在炒作层面。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 1+1>2 的效果。

基础设施与工具:被忽视的基石,创新者的沃土

Chronicle:预言机赛道的“新玩家”

以太坊链上预言机服务 Chronicle 完成 1200 万美元种子轮融资,Strobe 领投。预言机是区块链世界的重要基础设施,它负责将链下数据导入链上,是连接现实世界和区块链世界的桥梁。Chainlink 已经在这个赛道占据了绝对的领先地位,Chronicle 作为“新玩家”,想要突围并不容易。不过,Chronicle 专注于为代币化资产提供数据基础设施服务,这或许是一个差异化的竞争策略。能否在细分领域站稳脚跟,还有待观察。

Arcium:隐私计算的潜力与挑战

并行化隐私计算项目 Arcium(原名 Elusiv)宣布完成 100 万美元天使轮融资。隐私计算是区块链领域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它可以保护用户的数据隐私,防止数据泄露。Arcium 采用分布式架构和多方计算 (MPC) 技术,通过跨多个节点处理加密数据而不暴露完整数据集来确保数据完整性和机密性。这种技术听起来很复杂,但核心目标很简单:保护用户隐私。隐私计算的潜力巨大,但同时也面临着诸多挑战,比如性能问题、安全性问题、监管问题等。Arcium 能否解决这些问题,还有待验证。

深度思考:基础设施的重要性与投资逻辑

基础设施和工具是区块链世界的基石,它们为上层应用提供了必要的支持。但由于其盈利模式相对单一,往往容易被投资者忽视。然而,基础设施的价值在于其长期性和稳定性。一个好的基础设施项目,可以为整个生态带来巨大的价值。因此,投资基础设施项目需要长远的眼光,不能只看眼前的利益。只有那些真正能够解决实际问题,并具有长期发展潜力的项目,才能最终胜出。

Memecoin:投机狂欢,击鼓传花的游戏

Coresky:Memecoin 孵化的“新模式”

Memecoin 孵化平台 Coresky 完成 1500 万美元 A 轮融资,由 Tido Capital 领投。Coresky 平台通过用户投票推动社区公平启动 memecoin 项目。说白了,就是让用户来决定孵化哪些 memecoin。听起来很民主,但本质上还是在玩击鼓传花的游戏。Memecoin 这种东西,没有任何实际价值,纯粹是靠社区共识和情绪推动。一旦情绪退潮,价格就会一落千丈。Coresky 想要通过用户投票来提高 memecoin 的成功率,我觉得有点一厢情愿。毕竟,韭菜的共识也是共识,但韭菜终究还是韭菜。

深度思考:Memecoin 的本质与风险

Memecoin 的本质是投机,是一种高风险高回报的投资。它没有任何基本面支撑,价格完全取决于市场情绪。因此,投资 memecoin 就像赌博,输赢都在一念之间。Memecoin 的风险在于其极高的波动性。价格可以在短时间内暴涨暴跌,让投资者血本无归。此外,Memecoin 容易受到庄家操控,散户很难从中获利。因此,投资 memecoin 必须谨慎,切勿投入过多资金,更不要抱有暴富的幻想。这终究是一场击鼓传花的游戏,谁是最后的接盘侠,还不一定呢。

中心化金融(CeFi):传统金融入场,合规是镣铐还是机遇?

Rain:稳定币借记卡的想象空间

允许稳定币结算的借记卡发行商 Rain 完成 2450 万美元融资,Norwest Venture Partners 领投。Rain 允许客户使用稳定币结算付款,这听起来很方便。但问题是,稳定币的监管问题一直悬而未决。如果监管政策收紧,Rain 的业务可能会受到很大的影响。此外,稳定币的安全性也存在隐患。如果发生黑客攻击或者挤兑事件,用户可能会遭受损失。Rain 想要在 CeFi 领域站稳脚跟,需要解决监管和安全两大难题。

Abound:跨境汇款的 Web3 探索

汇款应用 Abound 完成 1400 万美元融资,NEAR Foundation 领投。Abound 允许用户向印度汇款,并提供现金返还等优惠。跨境汇款是一个巨大的市场,但同时也面临着诸多挑战,比如手续费高、速度慢、监管复杂等。Abound 想要利用 Web3 技术来解决这些问题,这是一个不错的尝试。但问题是,Web3 技术的普及程度还不够高,用户的使用习惯也需要培养。Abound 能否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还有待观察。

深度思考:CeFi 的未来:合规与创新如何平衡?

CeFi 是连接传统金融和 DeFi 的桥梁,它既具有传统金融的合规性和安全性,又具有 DeFi 的创新性和开放性。CeFi 的未来在于如何在合规和创新之间找到平衡。如果过于强调合规,可能会扼杀创新;如果过于追求创新,可能会面临监管风险。CeFi 需要在监管框架下进行创新,找到既能满足监管要求,又能提升用户体验的解决方案。只有这样,CeFi 才能真正走向大众,成为传统金融的有力补充。

风投机构:凛冬将至,VC 如何调整策略?

Maven 11:寒冬中的坚持

欧洲加密风险投资公司 Maven 11 完成第三只基金募集,募资规模达 1.07 亿美元。在加密寒冬之下,能够成功募集到资金已经很不容易了。Maven 11 主要投资于早期阶段的区块链项目,涵盖消费者应用、基础设施和人工智能与加密货币交叉等新兴领域。在市场低迷时期,VC 的投资策略通常会更加谨慎,更加注重项目的基本面和长期价值。Maven 11 能否在寒冬中找到有潜力的项目,并最终获得回报,还有待时间检验。

Bpifrance:国家队的入场

法国国有投资银行 Bpifrance 计划投入最多 2500 万欧元用于购买小众加密货币,以支持法国的加密货币项目。国家队的入场,无疑给市场带来了一丝暖意。Bpifrance 的投资,可以为法国的区块链项目提供资金支持,促进技术创新和产业发展。但与此同时,国家队的投资也可能会带来一些问题,比如行政干预、资源分配不均等。如何避免这些问题,需要政府部门认真思考。

深度思考:VC 的投资策略:价值投资还是追逐热点?

在加密市场,VC 的投资策略通常有两种:一种是价值投资,注重项目的基本面和长期价值;另一种是追逐热点,抓住市场机遇,追求短期回报。在牛市中,追逐热点往往能够获得丰厚的回报;但在熊市中,价值投资才是王道。VC 需要根据市场情况调整投资策略,既要抓住机遇,又要控制风险。只有那些真正能够识别有价值的项目,并长期支持其发展的 VC,才能在市场中立于不败之地。

作者 Kira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