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后,AI概念股的火热带动A股市场回暖,引发了债券市场的回调。这种股市上涨、债市下跌的“跷跷板效应”并非新鲜事,其背后原因主要体现在资金流动、风险偏好、利率波动以及经济周期等几个方面。
首先,资金会根据市场预期在股市和债市之间流动。股市向好时,资金流入股市,债市资金减少;反之,资金则寻求债市的避险。其次,投资者风险偏好也会影响资金流向。经济前景乐观时,投资者更倾向于高风险高回报的股票;而当经济前景不明朗时,则会转向相对稳定的债券市场。
此外,利率波动也对股债市场构成影响。股市上涨通常伴随着经济增长和通胀预期上升,可能导致央行加息,从而压低债券价格。相反,股市下跌时,降息预期可能推高债券价格。最后,经济周期也是一个重要因素,经济扩张期通常利好股市,经济衰退期则利好债市。
那么,股市回暖能否作为债市牛市结束的信号呢?历史数据显示,股市和债市走势存在负相关性,但并非绝对。我们以2005年至2024年沪深300指数和中证全债指数为例,虽然大部分年份都体现了“股债跷跷板”效应,但也存在“股债双牛”或“股债双熊”的情况,表明两者之间并非必然联系,股市回暖也不能直接作为判断债市牛熊转换的信号。
对于近期债市回调,方正富邦基金固收团队认为主要原因是资金面紧张导致短债持续调整,压力传导至长债,引发整体调整。展望2025年,最大的不确定性来自海外,例如美国潜在的贸易政策变化。为此,国内更需要依靠内需增长。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已明确提出要扩大内需,这需要宽松的货币环境来支持。
从这个角度看,债券市场整体向好的趋势并没有改变,只是短期收益率快速下行可能累积利率风险,加之监管部门对偿债风险的提示,市场波动可能会加大。因此,债券市场的行情不会像去年四季度那样平稳。
债券基金的收益主要来自票息收入和资本利得。从长期来看,债市具备稳健上行趋势,仍然是低风险投资者配置的重要选择。在债市回调期间,投资者可以关注一些业绩表现较好的债券基金,例如方正富邦鸿远和方正富邦睿利。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基金过往业绩不代表未来表现,投资需谨慎。
风险提示:以上分析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投资者在投资前应仔细阅读基金合同、招募说明书等法律文件,并根据自身风险承受能力做出理性投资决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