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中国经济持续增长,GDP达到1349084亿元,增速为5%。基于此,全国人均GDP达到95749元,与高收入国家差距进一步缩小。然而,区域发展差距依然明显。
十个省份人均GDP超过10万元,其中北京(228011元)和上海(216834元)遥遥领先,主要得益于雄厚的经济基础和新兴产业的快速发展,例如北京的汽车产业、医药健康产业和数字经济,以及上海的金融、贸易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紧随其后的江苏、福建和浙江等沿海省份,人均GDP均超过13万元,得益于活跃的民营经济和发达的产业集群。
广东以111469元位居第七,虽然GDP总量连续36年全国第一,但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导致人均GDP相对较低。天津和内蒙古作为北方省份,也进入前十,分别为132143元和109827元,这与内蒙古相对较少的人口和丰富的资源禀赋有关。中西部地区也呈现“多点突破”态势,湖北和重庆首次超过10万元大关。
与此同时,区域经济发展差异依然存在。部分中西部省份人均GDP相对较低,例如甘肃仅为52750元,不到全国平均水平的六成。辽宁和四川人均GDP排名上升显著,分别得益于产业结构调整和成渝经济圈建设。山东与重庆的人均GDP差距持续缩小,竞争激烈。而山西则成为唯一负增长省份,经济结构单一,过度依赖资源型产业是主要原因,未来需要推动经济结构多元化发展。
需要注意的是,人均GDP指标并未完全反映居民生活水平,结合收入分配、消费水平等其他指标,才能更全面地评估居民生活质量和经济发展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