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港股市场持续火爆,吸引大量资金涌入,甚至导致香港银行间流动性骤减,香港银行被迫向金管局紧急借入巨额现金,引发市场广泛关注。
资金狂潮:南向资金汹涌,银行流动性告急
2月19日,港股市场上演低开高走行情,科技股领涨,华虹半导体、中芯国际等个股涨幅显著。南向资金当日净买入超百亿港元,前一日更是高达224亿港元,创下2021年初以来新高。这种巨额资金流入,直接导致香港银行间流动性紧张,迫使银行向香港金管局紧急借入55亿港元隔夜现金,创下五年多来最大规模。
彭博社分析指出,香港流动性收紧正是由对港股的强劲需求所驱动。纽约梅隆银行策略师Wee Khoon Chong认为,短期内流动性紧张局面可能持续,因为港股市场强劲势头仍在延续。这种资金需求的激增,与内地及海外投资者购买港股,需要将外汇兑换成港元,从而推高了当地银行的融资成本密切相关。
AI叙事:DeepSeek效应,估值重塑与产业链机遇
自1月14日以来,港股市场持续飙升,恒生指数涨幅超过21%,恒生科技指数涨幅更是超过34%。市场普遍认为,“DeepSeek推动中国科技资产价值重估”的叙事是主要驱动力。
国金证券分析指出,港股领涨的背后,在于港股“AI含量”高,AI相关科技资产辨识度强,以及港股流动性和风险溢价的改善。国内M1回升后的资金外溢,南向资金大幅流入,叠加港股的动量效应,形成了增量资金的正反馈机制。此外,海外压力阶段性缓和,外资小幅回流,空头平仓也贡献了上涨动力。
后市展望:机遇与挑战并存,谨慎乐观
多家券商对港股后市持谨慎乐观态度。短期内,港股“躁动行情”可能延续,但中期估值扩张空间有限,盈利修复是关键。部分机构预测,2025年下半年港股可能进入牛市,但前提是内地基本面修复,外资重新回流人民币资产。
中信建投则预计2025年下半年经济内生增长动能修复,地产下行周期见底,恒生科技有望迎来盈利预期修复下的贝塔行情。长期来看,东升西落的机会依然存在,但需关注美国经济衰退的风险。
交银国际证券认为,恒指已进入超买区间,短期可能面临调整风险。该机构建议采用“高弹性+高股息”配置策略,关注AI及科网板块,特别是AI基础设施提供商和算力相关标的,以及半导体产业链中具备进口替代潜力的内地芯片设计企业。同时,建议以高股息板块作为防御性底仓。
总结:
港股的这波上涨行情,背后是AI技术突破、资金涌入以及市场情绪的共同作用。然而,高涨的估值和潜在的调整风险也需要投资者保持警惕。未来港股走势,将取决于AI产业发展、宏观经济环境以及国际局势等多种因素。投资者需谨慎决策,理性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