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洲药业,这家曾经风光无限的医药CDMO(合同研发生产组织)企业,如今却深陷业绩泥潭,让人不禁要问:它的神话,是否已经破灭?2024年的年报,赤裸裸地揭示了这家公司正在经历的阵痛。营收与净利润的双双大幅下滑,仿佛一记重拳,狠狠地打在了九洲药业的脸上。这不仅仅是一份难看的财报,更是对这家企业过去发展模式的严峻拷问。

业绩断崖:九洲药业的CDMO神话破灭?

营收净利双降:昔日明星企业的陨落

2024年,九洲药业的营收同比下降6.57%,至51.61亿元。更令人震惊的是,归母净利润暴跌41.34%,仅为6.06亿元。要知道,自2017年以来,九洲药业的净利润还从未出现如此大幅度的下滑。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更是惨不忍睹,同比下降42.06%。这哪里是小幅波动,简直是断崖式下跌!

九洲药业将业绩下滑归咎于市场竞争加剧、产品价格下降以及计提资产减值等因素。这些理由看似合理,实则苍白无力。市场竞争是永恒存在的,产品价格下降也并非突发事件,计提资产减值更是企业经营不善的遮羞布。真正的问题在于,九洲药业是否已经失去了其核心竞争力,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逐渐掉队?

核心业务遇阻:CDMO与中枢神经药物的双重打击

CDMO业务和中枢神经类药物,一直是九洲药业的两大支柱。其中,CDMO业务更是占据了公司收入的75%,是当之无愧的“现金牛”。然而,2024年,这两大核心业务却同时遭遇了滑铁卢。CDMO业务收入同比下降5.12%,毛利率也下滑了1.96个百分点。中枢神经类药物的颓势更为明显,收入同比下降16.27%,毛利率更是大幅缩水8.30个百分点。这意味着,九洲药业赖以生存的两大核心业务,都面临着严峻的挑战。CDMO业务的下滑,可能意味着市场对九洲药业的“一站式服务”模式不再买账,或者竞争对手正在蚕食其市场份额。而中枢神经类药物的暴跌,则可能反映出该领域市场需求的萎缩,或者九洲药业在该领域的技术创新不足。

直销模式失灵:高营收难掩低毛利

九洲药业主要采用直销模式。2024年,直销收入高达49.42亿元,占据了公司营收的绝大部分。然而,直销模式的毛利率却只有34.52%,同比大幅下降4.08个百分点。这说明,九洲药业的直销模式可能存在问题,比如销售成本过高,或者销售价格过低。高营收低毛利,就像一个虚胖的病人,表面看起来很强壮,实则体质虚弱。此外,九洲药业的经销模式更是遭遇了灭顶之灾,收入同比暴跌50.22%。这或许意味着九洲药业的销售渠道正在萎缩,无法有效地将产品推向市场。

产能扩张受阻:募投项目延期的背后

除了业绩下滑,九洲药业的募投项目延期也引发了投资者的担忧。原计划于2025年6月完工的创新药CDMO生产基地建设项目,被迫延期18个月。这意味着,九洲药业的产能扩张计划受阻,无法按时满足市场需求。项目延期,必然会影响到公司的盈利能力和未来的发展。九洲药业将项目延期归咎于外部环境和研发进度等客观因素。但这些理由同样难以令人信服。一个成熟的企业,应该能够充分预估外部环境的变化,并制定合理的研发计划。项目延期,很可能反映出九洲药业在项目管理和风险控制方面存在不足。

总而言之,九洲药业2024年的业绩报告,是一份令人失望的答卷。营收净利双降、核心业务遇阻、直销模式失灵、募投项目延期,这些问题都指向了一个严峻的现实:九洲药业正在经历一场前所未有的危机。这家曾经风光无限的医药CDMO企业,能否走出困境,重拾辉煌?这还有待时间的检验。

九洲药业的麻烦,似乎远不止业绩下滑那么简单。隐藏在光鲜外表下的,是与腐败官员之间千丝万缕的联系。这不仅关乎企业的声誉,更关乎其未来的发展。

灰色地带:九洲药业与落马官员的利益纠葛

行贿疑云:前实控人卷入腐败案件

2019年,台州市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陈祥荣因严重违纪违法被“双开”,震惊了整个台州政商界。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在这起腐败案件中,竟然牵涉到了九洲药业的前实际控制人花轩德。根据相关判决书显示,陈祥荣利用职务之便,收受贿赂高达1028.7万元,最终被判处有期徒刑8年。而花轩德为了获得陈祥荣的帮助,以“高息借款”的名义,向其输送利益高达373.8万元!时间跨度长达9年之久。陈祥荣利用其担任椒江区区长、区委书记的职务便利,为九洲药业提供了两项关键帮助:一是协助公司上市;二是促成两笔土地出让金返还,总计金额高达809万元。这哪里是简单的“借款”,分明是赤裸裸的权钱交易!九洲药业的上市之路,是否沾染了腐败的污泥?

监管问询:无法回避的合规风险

虽然陈祥荣的判决书已经难以查到,但从九洲药业2020年非公开发行股票的反馈意见中,我们可以看到监管机构对这起案件的重视程度。证监会专门针对此事提出了质询,重点关注三个核心问题:一是案件对公司的影响程度;二是案件是否涉及公司主体行为;三是公司内控机制的有效性。这些问题直指九洲药业的合规风险。监管机构的担忧不无道理。一家企业的实际控制人涉嫌行贿,这本身就反映出公司在合规方面存在严重问题。如果公司不能有效控制内部风险,未来很可能会再次出现类似事件。

九洲药业宣称,花轩德只是作为证人接受相关司法机关的问询,配合该案调查的个人行为。关于陈祥荣案件判决书中提及的公司上市、土地出让金返还事宜,均已履行了相应的申请审批程序。花轩德协助司法机关配合调查事宜未对公司造成不利影响。这种说法,实在难以令人信服。行贿行为,无论是否履行了审批程序,都是对市场公平竞争的破坏。九洲药业试图将自己与腐败行为撇清关系,但其与陈祥荣之间的利益输送,却是不争的事实。

家族传承:风险是否已彻底切割?

目前,九洲药业的董事长是花轩德的女儿花莉蓉。这种家族传承,是否意味着过去的风险已经彻底切割?花莉蓉虽然年轻有为,但她能否彻底摆脱其父亲的影响,带领九洲药业走向合规发展的道路?这是一个未知数。如果九洲药业不能彻底清除腐败的阴影,那么它未来的发展,将会充满不确定性。

九洲药业的内部管理,似乎也出现了严重的问题。违规交易、信息披露不规范等事件频发,让人对其公司治理水平产生了深深的怀疑。这不仅仅是几个孤立的事件,而是反映出九洲药业在内部控制方面存在系统性缺陷。

内控失序:九洲药业的治理危机

监事违规交易:内部监管形同虚设?

2020年,九洲药业时任监事许加君的配偶王海冰,多次违规买卖公司股票,构成短线交易,涉及金额高达218.96万元。更令人匪夷所思的是,王海冰在短短6个月的时间里,累计进行了24笔交易!如此频繁的违规交易,难道九洲药业的内部监管部门毫无察觉吗?事后,九洲药业将王海冰的短线交易所得收益6.89万元上缴公司。但这种亡羊补牢的做法,并不能掩盖其内部监管的缺失。监事作为公司内部的监督机构,本应起到监督管理的作用,但其配偶却公然违规交易,这无疑是对公司内部控制的巨大讽刺。

上交所对许加君进行了通报批评,证监会浙江证监局对其采取出具警示函的监督管理措施。但这种处罚,对于九洲药业来说,似乎并没有起到警示作用。如果公司不能加强内部监管,未来很可能会再次出现类似事件。

董秘屡遭警告:信息披露的混乱

董秘是上市公司与投资者之间的桥梁,负责公司信息的披露工作。然而,九洲药业的董秘林辉潞,却曾两次被上交所口头警告。2020年2月,公司在投资者互动平台的回复就因内容不完整、风险提示不充分而遭到质疑。更早的2018年,公司在信息披露方面更是问题频发:年度报告数据列示错误、停复牌操作不规范、重大事项披露不完整等问题接连出现。信息披露的混乱,不仅会损害投资者的利益,也会影响公司的声誉。如果九洲药业不能规范信息披露,投资者对其信任度将会大打折扣。

系统性缺陷:冰山一角的合规隐患

监事违规交易、董秘屡遭警告,这些事件,或许只是九洲药业公司治理问题的冰山一角。这些问题都指向了一个共同的根源:九洲药业在内部控制方面存在系统性缺陷。如果九洲药业不能正视这些问题,并采取有效的措施加以解决,那么它未来的发展,将会面临更多的风险和挑战。

作者 Kira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