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东“电线品质认证”:一场迟来的正名,还是又一次营销狂欢?
3C认证:亡羊补牢,犹未晚矣?
4月16日,京东大张旗鼓地搞了个电线品质认证发布会,声称自营电线产品要在4月底全面完成3C认证,这事儿要我说,多少有点“亡羊补牢”的意思。想当初,京东也算是国内电商平台的翘楚,卖的电线居然还有没通过3C认证的“漏网之鱼”,这本身就挺讽刺的。要知道,电线电缆这玩意儿,关乎的可是千家万户的用电安全,一旦出了问题,轻则跳闸断电,重则引发火灾,甚至危及人命。现在亡羊补牢,总比继续“裸奔”要好,但这事儿本身就说明京东在之前的品控上存在漏洞。3C认证,本来就应该是电线电缆行业的“标配”,现在拿出来当个“卖点”,多少有点可笑。
京东的“品质承诺”:真金不怕火炼,还是纸上谈兵?
发布会上,远东电缆、德力西电气、正泰、金环宇、起帆等一众品牌代表签署了《品质承诺函》,承诺所售电线产品均通过国家3C认证。这阵仗搞得挺大,但“承诺”这玩意儿,听听就好,关键还得看行动。京东宣布每月要搞行业抽检,不合格就下架,整改不达标就永久取消合作资格,这听起来挺狠的。但问题是,抽检的频率、力度、标准是什么?有没有“走过场”的可能?要知道,有些商家为了应付检查,会耍一些小手段,比如送检的产品和实际销售的产品不一样。京东的抽检机制,能不能真正杜绝这些猫腻,还真不好说。说白了,所谓的“品质承诺”,能不能落到实处,关键还得看京东的执行力,以及对违规行为的惩罚力度。
远东电缆的“战略合作”:强强联合,还是利益捆绑?
这次京东还和远东电缆签署了3C品质电线战略合作协议,要搞“品质电线大单包销合作”。这种合作模式,说白了就是京东利用自己的渠道优势,帮远东电缆卖货。这种合作,对双方来说,肯定是有好处的,京东可以拿到更优惠的价格,远东电缆可以扩大销量。但问题是,这种合作模式,会不会损害其他品牌的利益?会不会导致京东平台上的电线产品越来越集中在少数几个品牌上?如果消费者选择越来越少,所谓的“品质之选”,会不会变成“京东指定之选”?
消费者的“安心之选”:擦亮眼睛,理性消费才是王道
京东这次搞的“3C品质认证电线电缆会场”,打出了“品质之选”、“安心之选”的口号,还搞了国家补贴立减15%和限时直降等多重优惠。这招挺吸引眼球的,但消费者千万别被这些花里胡哨的噱头给迷惑了。买电线电缆,最重要的还是质量,要选择正规厂家的产品,要仔细查看产品的3C认证标志和检验报告。别光盯着价格,更要看重品质。毕竟,安全才是第一位的。就算京东的“品质认证”再靠谱,也比不上自己擦亮眼睛,多留个心眼。
“3·15”晚会余震:电线电缆行业的“潜规则”何时休?
非标产品:劣币驱逐良币,市场乱象的根源
今年央视“3·15”晚会曝光了部分企业销售“非标”电线电缆的乱象,这事儿其实早就不是什么新鲜事了。所谓的“非标”电线电缆,就是那些偷工减料、以次充好的产品,它们往往在线径、绝缘层厚度、材料等方面不符合国家标准。这些“非标”产品,价格往往比正规产品低很多,因此在市场上很有竞争力。但它们带来的安全隐患,却是无法估量的。劣币驱逐良币,正规厂家生产的优质电线电缆,因为价格高,反而卖不出去,这才是电线电缆行业最大的悲哀。
监管缺失:亡羊补牢,不如防患于未然
电线电缆行业的乱象,很大程度上是由于监管缺失造成的。一方面,一些地方的监管部门对电线电缆生产企业的监管力度不够,没有严格执行国家标准,让一些“非标”产品得以流入市场。另一方面,对市场上销售的电线电缆的抽检力度也不够,即使发现了“非标”产品,惩罚力度也不够,无法起到震慑作用。亡羊补牢,不如防患于未然。监管部门应该加强对电线电缆生产企业的监管,严格执行国家标准,加大对市场上销售的电线电缆的抽检力度,对违规企业严惩不贷。
行业自律:空喊口号,不如身体力行
除了监管部门的监管,电线电缆行业也需要加强自律。行业协会应该制定更加严格的行业标准,规范企业的生产行为,引导企业生产优质产品。企业自身也应该树立质量意识,严格执行国家标准,杜绝生产“非标”产品。但说实话,指望行业自律,多少有点不靠谱。在利益的驱动下,总有一些企业会铤而走险,生产“非标”产品。因此,行业自律,更多的是一种美好的愿景,真正要解决问题,还得靠监管部门的铁腕手段。
京东模式的隐忧:包销模式,能否真正惠及消费者?
供应链优势:降本增效,是馅饼还是陷阱?
京东这次与远东电缆合作,声称要利用自己的供应链能力,从全链路节省远东电缆在设计、生产、物流等环节的边际成本。这听起来很美好,好像京东能把成本降下来,然后把优惠让给消费者。但问题是,这种“降本增效”是不是真的?会不会存在一些隐性的成本转移?比如,京东会不会要求远东电缆在产品质量上做一些妥协,以降低成本?或者,京东会不会利用自己的强势地位,压榨远东电缆的利润,让远东电缆不得不降低产品质量?这些都是潜在的风险。
让利消费者:短期促销,还是长期战略?
京东承诺要把节省下来的成本让利给消费者,这当然是好事。但问题是,这种“让利”是短期促销,还是长期战略?如果是短期促销,那消费者只能在促销期间享受到优惠,促销结束后,价格可能又会恢复原状。如果是长期战略,那京东就要一直维持这种低价策略,这对于京东来说,压力也很大。毕竟,京东也要盈利,也要生存。如果京东长期维持低价策略,会不会影响到它的服务质量?会不会导致它不得不降低员工的工资待遇?
确定性增长:平台狂欢,还是商家共赢?
京东这次与远东电缆合作,还有一个目的是要满足品牌商家追求确定性增长的需求。说白了,就是京东要帮助远东电缆扩大销量,增加收入。这种合作,对远东电缆来说,当然是好事。但问题是,这种“确定性增长”会不会是以牺牲其他品牌的利益为代价的?会不会导致京东平台上的电线产品越来越集中在少数几个品牌上?如果消费者选择越来越少,所谓的“购物体验”,会不会变得越来越差?而且,这种“确定性增长”,是不是真的能让远东电缆持续发展?如果远东电缆过于依赖京东的渠道,会不会失去自主性,最终沦为京东的附庸?
行业安全品质升级:任重道远,切莫止步于口号
标准制定:严于律己,方能服众
电线电缆行业的安全品质升级,首先要从标准制定入手。这个标准不能只是“及格线”,而应该是“优秀线”。标准要涵盖产品的各个方面,从原材料的选择、生产工艺的控制,到产品的检测和包装,都要有明确的规定。更重要的是,这个标准必须是可执行的,不能只是空洞的口号。而标准的制定者,更要以身作则,严于律己,只有这样,才能让这个标准具有公信力,才能服众。如果标准制定者自己都做不到,那这个标准就没有任何意义。
技术创新:品质提升,核心驱动力
品质提升,不能仅仅依靠加强监管和提高标准,更需要依靠技术创新。只有不断研发新的材料、新的工艺,才能从根本上提升电线电缆的品质。比如,可以研发更加环保、更加耐用的绝缘材料,可以采用更加先进的生产工艺,提高产品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技术创新,需要大量的投入,需要企业有长远的眼光和战略。那些只顾眼前利益,不愿意投入研发的企业,最终会被市场淘汰。
消费者教育:明辨是非,理性选择
电线电缆的安全品质升级,也离不开消费者的参与。消费者要提高自身的安全意识,了解电线电缆的基本知识,学会辨别优质产品和劣质产品。不要只看价格,更要看重品质。在购买电线电缆时,要选择正规的渠道,查看产品的3C认证标志和检验报告。如果发现有假冒伪劣产品,要及时向有关部门举报。只有消费者提高了自身的安全意识,才能倒逼企业生产优质产品,才能推动行业安全品质升级。总而言之,电线电缆行业的安全品质升级,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政府、企业、消费者共同努力,才能实现。切莫让这场“品质升级”最终沦为一场空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