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范式“升级”年报:一场AI豪赌,胜算几何?

营收增长的表象:先知AI平台的独舞

第四范式,这家顶着“AI独角兽”光环的企业,改名范式集团后的首份年报甫一出炉,便引发了业内外的关注。 营收增长25.1%,亏损大幅收窄,乍看之下,这份成绩单似乎颇为亮眼。然而,仔细剖析,却不难发现其中暗藏的隐忧。

营收的增长,很大程度上仰仗于“先知AI平台”这颗独苗。 营收占比近七成的它,仿佛一台孤单的发动机,驱动着整个集团前行。 诚然,先知AI平台5.0的推出,号称开发周期缩短95%,听起来令人振奋。 但问题在于,这种效率提升的背后,究竟是技术的真正突破,还是过度依赖预设模板和低代码工具的妥协? 那些被缩短的开发周期,是否也意味着创新空间的萎缩和个性化定制的缺失?

更令人担忧的是,先知AI平台的客户集中度过高。 寥寥百余家标杆客户,贡献了绝大部分营收。 这种过于依赖头部客户的模式,一旦遭遇市场变化或竞争加剧,极易陷入增长瓶颈。 第四范式所谓的“净收入增长率”(NDER)高达110%,看似惊人,实则更像是对现有客户的过度挖掘,而非真正意义上的客户拓展。 这种竭泽而渔的做法,长期来看,无疑会透支企业的增长潜力。

作者 Kira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