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元/美元:短暂的喘息,还是趋势的逆转?
汇通财经APP的这篇分析,看似面面俱到,从基本面到技术面,试图给出一个欧元/美元走势的合理化解释。但细究之下,却让人觉得少了点什么。
基本面:特朗普阴影下的欧元区逆袭?
文章将美元走弱归咎于市场对特朗普“美国优先”政策的担忧,这点无可厚非。毕竟,政策的不确定性总是会让投资者感到不安,就像悬在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但这种担忧是否足以完全解释美元的颓势?要知道,美国经济的韧性依然存在,而欧洲央行也在试图控制通胀,并没有完全放弃鹰派立场。
真正值得深思的是,德国大规模经济刺激计划。表面上,这似乎是提振欧元区经济的强心剂,但别忘了,“债务刹车”的延长和基础设施基金的设立,本质上都是在透支未来。这种饮鸩止渴的做法,短期内或许能刺激经济,但长期来看,只会加剧欧元区的债务问题。希腊债务危机殷鉴不远,我们是否应该对这种“凯恩斯主义”式的刺激政策保持警惕?
再说说欧洲央行官员的言论。森特诺一句“欧元区正在正常化货币政策”,似乎暗示着降息周期即将结束。但这种说法是否过于乐观?要知道,欧元区的通胀问题虽然有所缓解,但距离2%的目标仍有距离。而且,地缘政治风险依然存在,能源价格的波动随时可能再次推高通胀。
技术面:金叉背后的陷阱?
技术分析的部分,更是让人觉得有些过于乐观。V型反转、站稳所有均线之上、MACD金叉……这些技术指标听起来很美好,但真的能预测未来的走势吗?
正如已故的投资大师本杰明·格雷厄姆在《聪明的投资者》中所说,“技术分析师试图通过研究过去的价格和交易量来预测未来的价格,这就像试图通过研究昨天的报纸来预测明天的天气”。技术指标只能反映过去,而无法预测未来。过度依赖技术分析,只会让你陷入“幸存者偏差”的陷阱,忽略了真正的风险。
更何况,RSI指标已经进入超买区域,这意味着回调的风险正在增加。如果欧元/美元真的要继续上涨,那么必须要有更强的基本面支撑,而不是仅仅依靠技术指标的背书。
责任编辑:是负责,还是免责?
文章末尾的“风险提示”,更是让人觉得有些讽刺。在强调“买卖外汇应在银行等国家规定的交易场所进行”的同时,却又在鼓励读者“关注欧元/美元的走势”。这难道不是一种变相的“非法介绍买卖外汇”吗?
更何况,责任编辑的名字赫然在列,这似乎是在强调文章的权威性。但实际上,这种“责任编辑”制度,更多的是为了免责,而不是为了负责。一旦文章出现错误,责任编辑可以推卸责任,声称自己只是负责“编辑”,而不是负责“内容”。
总而言之,这篇汇通财经APP的分析,看似专业,实则漏洞百出。它既没有深入分析基本面的风险,也没有充分考虑到技术面的局限性。它只是在试图迎合市场的乐观情绪,而不是真正地为投资者提供有价值的建议。投资者在阅读这类文章时,务必保持批判性思维,不要被表面的光鲜所迷惑。
(案例引用:本杰明·格雷厄姆,《聪明的投资者》,1949)